当前位置: 首页 > 线上考试系统

2020年国考申论八大命题热点预测

来源:admin 日期:2019-12-12 15:49

2020年国考申论八大命题热点预测

    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于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举行。此次考试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相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察,申论更侧重于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即作为公务人员处理行政事务时发现问题、表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具备的能力,考试内容往往涉及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社会热点话题。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一直对国家公务员考试高度关注,特对今年的部分热点问题进行梳理,以飨广大考生。

【特别提示】

1、大纲中明确写道: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作出系统阐释,阐明了许多关键问题。

推荐文章:

《习近平这样阐释新发展理念》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10/24/c_1125144509.htm

2、坚持基层导向,招考政策和录用计划向基层一线倾斜。

重点关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问题,以及建国七十年来,不同群体在攻坚克难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热点话题1:

【关键词】数字乡村

    【政策支持】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话题拓展】

(1)数字乡村战略:数字乡村是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95476.htm

(2)数字经济: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人民时评)》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1021/c1003-31410084.html

(3)产业扶贫:以信息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乡村,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

《共建“数字乡村”——以信息产业促扶贫》http://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2367643

 

热点话题2:

【关键词】文化自信

    【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供了精神指引。

《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我们更自信(解码幸福中国·为什么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

http://ccnews.people.com.cn/n1/2019/1122/c141677-31468822.html

【话题拓展】

(1)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英雄人物:习近平指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就是要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例如:中国女排、扶贫一线干部、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等。

(3)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

《习近平谈爱国主义: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http://www.qstheory.cn/zhuanqu/rdjj/2018-09/29/c_1123503865.htm

 

热点话题3:

【关键词】社会治理

   【政策支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坚决按照这一要求,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局面。

【话题拓展】

(1)共建共治共享:“民齐者强”“上下同欲者胜”,社会治理从不是单方面的行动,而是所有相关主体通过有效整合而形成合力的过程,只有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继而实现国家的发展繁荣富强。

《光明日报评论员: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九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109/c40531-31446269.html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118/c1003-30575279.html

(2)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

《人民要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713/c40531-30144474.html

(3)治理效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既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发挥“三治”乘数效应,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破解治理难题、防范社会风险、优化社会生态。

《发挥好社会治理创新的乘数效应》

http://www.ccps.gov.cn/xylt/201911/t20191106_135543.shtml

 

热点话题4:

【关键词】生态文明

    【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从浙江安吉、四川遂宁,到塞罕坝林场、库布齐沙漠,越来越多的“美丽经济”种子在华夏大地扎根破土。让经济增长、人民幸福的曲线持续向上,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的曲线不断下降,我们必将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话题拓展】

(1)垃圾分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让法治引领社会文明》

http://views.ce.cn/view/ent/201906/05/t20190605_32273489.shtml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深刻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绿色治理”观:世界认同体现中国担当》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607/c1002-29322132.html

《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910/c40531-30282382.html

《人民网评:绿色发展既是底线,也是转型升级的“高线”》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824/c1003-31314558.html

 

热点话题5:

【关键词】养老服务

   【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4月16日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有效投资明显扩大、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话题拓展】

(1)养老产业健康发展:“老有所养”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确立了到2022年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这是一个着眼未来、未雨绸缪的重大目标,也是一个立足当前、时不我待的社会行动。当老人们能够得到妥善的养护,度过舒适幸福的晚年,整个社会也一定能够更加祥和温馨生气勃勃。

《北青报: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要“多条腿走路”》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417/c1003-31033839.html

(2)养老机构规范:厚植“老有所养”的国家治理基石,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龄事业将不仅为老人和家庭带来欢乐,还将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人会越来越多地跟养老机构打交道。这是一种大势,也是社会发展、分工协同的必然。这就要求,从现在开始,不仅要把养老真正当作一个产业去发展,更要从人才配备、机制设置,乃至社会评价等多个方面发力。

《夯实养老服务质量基准线持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http://www.mca.gov.cn/article/gk/jd/ylfw/201712/20171215007142.shtml

(3)老龄化:厚植“老有所养”的国家治理基石,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龄事业将不仅为老人和家庭带来欢乐,还将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到2022年,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光明日报:用共赢的理念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新问题》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624/c1003-31176450.html

 

热点话题6:

【关键词】科技创新

   【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话题拓展】

(1)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从“天眼”到“蛟龙”,从港珠澳大桥到中国高铁,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看习近平十大关键词》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05/30/c_1122908666.htm

(2)科技伦理: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不断突破着人类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

《科技伦理的底线不容突破》

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9/0726/c1007-31257810.html

(3)“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殷切希望,为我们在前沿领域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指明了方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我们就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0529/c1003-30019279.html

 

热点话题7:

【关键词】新职业形态

   【政策支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要让新职业成为创新的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今年以来,随着“稳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地,新岗位、新业态、新动能进一步壮大,就业潜力持续释放。

【话题拓展】

(1)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在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政府政策不仅需要积极包容,更需要寻求劳动者自我负责与社会保障的平衡,调整优化我们的就业政策,创造一个政府、企业与个人共赢的更安全、更自由、更有意义的工作世界,推动一个“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形成。

《新论:让新就业形态更好地生长》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417/c40531-31033749.html

(2)新职业、职业教育:在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浪潮下,当前的职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调整。不论是今年国家公布的13个新职业,还是去年被撤销的416个本科专业,某种程度上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技能是发展的底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新职业教育天地宽广》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6/28/c_1124682292.htm

(3)网红经济: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口碑经济、诚信经济,信用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新的电商模式和消费模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色。这背后,是大量个性化产品对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通过更健康的模式、更好的监管,让新业态、新供给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就能让更多消费者放心消费,促进消费的蛋糕越做越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红经济火爆,世界怎么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266395769061707&wfr=spider&for=pc

(4)新兴职业:面对职业更新提速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有关部门应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新职业从业者创造更多参加培训的机会。同时,要加快职业认证体系,不断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大力推进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新职业的不断涌现,要求相关部门必须有前瞻眼光,要紧贴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与方向。另外,企业在其中也要发挥相应的作用。

《新兴职业受年轻人热捧》

http://jx.people.com.cn/n2/2019/0910/c186330-33340088.html

 

热点话题8:

【关键词】信用体系

   【政策支持】从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出台,到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等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再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为标志,作为我国信用建设新的顶层设计,其首次对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具体化措施。

【话题拓展】

(1)失信惩戒机制:联合奖惩是信用建设的核心机制。《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诚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用好信用惩戒这把剑(新视角)》

http://gs.people.com.cn/n2/2019/1118/c188868-33551632.html

(2)国民素质:公民诚信道德是公民对诚信的内在信守和对自我承诺的忠实践履,是社会诚信的个体条件。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信用建设需要公民诚信道德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协同作用。

《公民道德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114/c40531-30525468.html

(3)营商环境: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手段,是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动力的关键之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要求、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河南人才测评与考试服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2022
豫ICP备17043560号-1